未完成的項目:季節鄉郊工作坊

Seasonal Landscape Workshop

台灣 / taiwan

謝惠琹 / TSE, Wai-Kam

1.1 沙漠化 在沙漠中,幼細的沙粒由風蝕堆積成天然的地面 – 沙丘,形成連續起伏的景觀。論文以一個定居點 – 內蒙古巴彥淖爾的狼山口為研究重點,選定的地點位於戈壁沙漠的邊界,以推論建築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的設計作為重點。沙子不斷由東南風帶動到中國東北,從蒙古向中國東北擴展超過 500,000 英里。儘管游牧民族和中國政府一直嘗試不同方法來阻止沙漠化,但持續採礦和過度放牧加快了土地退化的速度。 中國政府在1978年啟動的三北防護林計劃,在沙漠邊界運用人工種植的方法建立防護帶林,以減緩沙漠化的速度並為當地居民點提供木材。然而,這計劃不但沒有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環境,因土地未能提供養分給植物,過度使用外來水資源令整個計劃弄巧反拙。因此,在本論文中,我們嘗試提出在不斷種植樹木之前,是否可以建造一系列的聚沙結構作為防護林,為游牧民族、牲畜及土壤提供適當的保護。 1.2 土 論文以自然地面為設計機會。地面本身是由大自然的力量塑造的,因應自然氣候的變化形成不同的地形和質地。土地退化帶走了土地的營養,從而土地產生褶皺。在艾倫·韋克斯勒、理查德·塞拉和邁克爾·海澤的一些土地藝術作品中,我們可以學習他們如何運用土地呈現土地與自然界的緊密關係。他們的作品開啟了人與景觀,以及材料之間的對話。這些藝術家創造了與自然變化密切相關的空間,帶出了建築本身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因大自然的力量不斷改造和重塑另一種形態。也許建築可以成為一種樂器與大自然一起奏出了密不可分的空間。 2.1 從現有的作為設計旅程的開端 隨着科技發達,我們不斷研究突破運用新材料設計的可能性和技術。也許我們可以退後一步,運用太陽、風、雨等自然力量去塑造空間。就如羅伯特·史密森的其中一件藝術作品 – 「—部分掩埋的木棚」 (1970 年),他利用土壤的重量和和周邊雜草的生長作為媒介,去細看棚屋如何隨着時間改變。建築不再是一個寂靜的個體,而是與自然環境產生共鳴的結構,隨著時間的推移承載著自己的歷史。 我們不斷從不同媒體探索沙漠的潛力,但人類從來沒有真正將沙子作為一種建築材料。沙漠再也不是遙不可及的地,她已逐漸侵入城市的生活。現有在沙漠中出現的房屋大多運用泥和磚興建,有助於抵禦沙漠中的極端天氣條件。土是中東地區,尤其是埃及的主要的建築材料。論文提出沙也可以歸類為土,作為建築材料,現有的沙袋房屋採用壓實的方案,將沙子的密度壓實變成磚頭的結構,為內部提供了保溫的作用。另一方面,沙子是沙漠中最豐富的原材料,造就了一個與輕質結構結合的設計機會,並為室內提供穩定性和舒適性。 受干旱影響的蒙古帶來沙塵暴穿透城市,威脅著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和城市。傳統蒙古包採用圓形結構設計,可抵禦高達 18-20 m/sec 的春風。與沙漠中一望無際的沙丘相比,論文所選的材料是以傳統蒙古包借鑒的輕質鋼框架膜結構。織物和鋼形成一個輕盈的結構形成一個輕盈的結構,像在沙漠中航行,織物和鋼的結構張力與堅固的混凝土牆一樣強。 2.2 改造: 輕與重的關係 輕與重材料之間的交響樂成為該項目的主要設計策略之一。輕鋼結構首先作為微型沙壩來阻止沙子侵入游牧民族的土壤,也作為像袋子的結構來捕捉風帶來的沙塵。隨著時間的推移地面堆積的沙子提供了重量,穩定了輕質結構,並作為內部空間的提供了保溫的作用。在風將沙子帶入結構的整個過程中,景觀將隨著建築的變化而重新塑造,並作為定居點與沙漠共存的防護林。 3.1 設計過程 該研究課題的主要挑戰是了解沙子如何與結構互相影響而產生共振的聯繫。研究的開始是先運用實驗裝置去了解沙子是如何根據結構的形體堆積起來。設計過程可以分為 7 個階段,每一個階段帶有一個引導性問題,從而通過對實驗的觀察,了解風沙與結構的關係,在該過程中產生了一種具有雙曲率的拱形索網結構,承受風壓和土壓。沙子按結構慢慢累積,將負載沿兩側的鋼杆傳遞至土地。 在實驗過程中,織物存有一定的彈性,因應沙子的重量變形和重塑,結構從一個迭代過程中演化。結構的演化從護土牆結構演變成一個可以作為農業生產的空間;亦從鋼桁架結構演變成電纜桅杆結構;設計嘗試推想大自然的力量,不斷與大自然融合,演變成一個富有變幻性的建築特色。

+ 00